第八百八十三章 忠心(中)-《扼元》
第(1/3)页
扼元玉帐初鸣鼓第八百八十三章忠心当年郭宁在北疆从军的时候,天天听身边的叔伯长辈们痛骂金国朝廷昏庸,女真贵胄无能,连带着身处北疆界壕上的同袍们,也被骂得一钱不值.仿佛这道耗资巨大的防线里充斥着的,全都是各种各样的废物、女干贼、叛徒和胆小鬼。
时隔二十年,郭宁回想起当时的局面,觉得心酸,又觉得有点可笑。
明昌年间,金国朝廷给北疆的供应尚属充分,这些叔伯长辈们能吃军粮、拿军饷,还偶尔能组成大队,深入草原劫掠蒙古小部的牛羊。当时他们可并没那么多抱怨,他们对自家的袍泽们,好像也挺有信心。
然而随着金国朝廷给付的粮饷日渐稀少,将士们挨饿受冻,越来越没打仗的精神。待到朝廷拿着比废纸还不如的交钞说事,军心便彻底崩坏。而郭宁身边的那些叔伯们,便是对此再悲愤,也不碍着他们撞见了蒙古骑兵转身就逃,不带丝毫犹豫。
当年情形,至今仍历历在目。包括郭宁在内,如骆和尚、仇会洛等大周元帅在内的名将全都曾狼狈逃亡,不少人见蒙古人的身影就战悚不敢抬头的,更不要说提刀死战了。
难道说这些人都是废物?都是胆小鬼?
又或者,这些人都是朝廷的叛徒?处心积虑地联合起来,要把大金给毁了?
当然不是。
只不过金国北疆防务的策略,决定了这些人的表现,也决定了最终的结果。
女真人的本族武力垮塌之后,在北疆只能保持巨大的兵力以压制局面。但维持如此庞大的兵力,本身就超过了金国财政能力的上限。头几年,还能靠着数十年积累勉强维持,待到老底子荡尽,渐渐供给不上,边疆驻军便愈来愈不堪用,人心也越来越涣散。
界壕防线崩溃的主要原因,固然是蒙古崛起。但就算没有蒙古人的威胁,这群数以万计的人精通战阵武艺却衣食无着,会作出什么事来?
郭宁这几年读书不少,总觉得当时金国的北疆防线,宛如北魏的六镇。人都是要吃饭的。一顿两顿吃不了饭,倒还罢了;一直吃不饱,再怎么忠心报国,也只有从痛骂叛徒,转为理解叛徒,最后成为叛徒了。
他绝不会让大周的北疆防线走上这条旧路。
所以中原和草原的联系必须紧密,商路必须通畅。
所以朝廷必须能从草原源源不断地获取利益,并把这利益持续投入到军队。
所以北疆的将士们要乐于在北疆服役,也得在北疆找到他们汲取利益所在,否则他们不可能乐于代表朝廷,维持对每一处屯堡周围的控制。
郭宁的这个想法,曾在朝中引起相当的反对。不少朝臣都觉得,军队既然吃着朝廷给予的丰厚俸禄,就该忠于王事,全心全意地履行职责。若他们在俸禄以外得到其它好处,分心旁骛还是轻的,万一军队因此脱离了朝廷的掌控,必为心腹大患。
对此想法,郭宁实难苟同。
他自己从底层挣扎的小卒做起,最了解军队的真实情况,也深知人心难免贪婪。大周朝廷本身,和大周朝***贵胄们、中层以上的军官们一个个都参股商行,大做生意,而指望军队本身清白如水,将士心如铁石,根本是做梦。
王朝制度下,水至清则无鱼,这种将士们额外的生意,朝廷根本没法阻止。非要禁止,只会逼的将士们私下里与朝廷对抗,而且越是敢于对抗的,赚得越多。
在郭宁的那场大梦中,就连后世那支真正的钢铁军队,也难免一度牵扯进种种利益,直到某位手段超群的总帅上台,才慢慢着手解决问题。饶是如此,那总帅上台前也还念了两句诗来自我激励。
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