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…… 京都,黎明。 当名叫阿七的男孩,从家门走出来时,天还没亮,整个东城,都笼罩在黑暗中。 只有天上点点星芒,隐约照亮建筑轮廓。 他推开院门,下意识整理了跨在腰间布袋,这是娘亲亲手缝制,用料子比身上的衣裳都要更结实。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,每个清晨,这只布袋里,都要塞满带着油墨味的报纸,然后给他挎着,走街串巷,换成铜板。 相比于以往的日子,阿七更喜欢这份工作,只要足够勤快,就能换到比叠纸花更多的工钱。 最重要的是,六角书屋从不会用各种理由克扣,贪墨押金。 然而,就在新年的那天,一切都变了,书屋还在,但报社却被封掉了,取而代之的,则是朝廷官办的“官报”。 事实上,朝廷办的报社很早前就存在了,只是远不如六角书屋的,故而,存在感不高,如今一纸命令,却是成了唯一的报纸。 他和其他报童不得已,只能转而去送官报,然而,官府给的工钱,却比六角书屋低许多,还会找各种理由刁难克扣。 可纵使这样,要靠这份工讨生活的人还是不曾减少,他只能起的更早一些,跑的更累一些,卷的更狠一些。 想着这些,男孩一路摸黑,朝最近的朝廷刻印工坊赶去。 抵达的时候,天已蒙蒙亮,不少报童已经等在大门外,男孩与相熟的打了个招呼,便蹲下等待。 过了一阵,大门吱呀打开,报童们沸腾起来,他如豹子一般,悍勇地挤进人群。 报童的竞争很激烈,大家必须要比谁更快,这样才能抢到最早一批,出来吃早点的客人,为此,甚至会大打出手。 以往,六角书屋的伙计会要求排队,谁敢捣乱,会被赶到后面。 但朝廷书坊的人,却乐于看他们厮打取乐。 当他佝偻着身子,抱着鼓囊囊的布袋,从人群里钻出来的时候,脸上,身上又多了几块淤青。 然后,便又急着迈开双腿,循着熟悉的路线,第一个冲进最近的茶楼。 “那娃子,来一份报纸。” “我也要一份。” 茶楼的食客们都是不差这个闲钱的,一名穿着长衫的中年人买了一份,目光落在头版上,便是一惊: “传言是真的,这么多大人物都入狱了!” 这两日,便有传言称,景王爷正彻查朝堂,寻找叛国奸臣,说是要拉下来一大批。 “吏部尚书张谏之,竟也是国贼?!”一名茶客震惊不已,继而怒骂:“该杀!该杀!” “此等佞臣,若是不除,国将不国!” “奸佞这般之多,当真触目惊心,触目惊心!”一名读书人拍案而起,义愤填膺: “无怪乎奸贼横行,就连那镇抚使都是大贼,如何能肃清朝廷?” 底层民众对朝堂所知极少,很容易被带节奏。 “这……宋太师怎么也在上头?”也有人大惊失色,意识到不对劲。 宋九龄乃京都大儒,两代帝师,这个年代的文人类似后世明星,并非无名之辈。 一名茶客突然冷哼一声,说道: “是非真假,全凭这朝廷报纸来说了。依我看,陛下遇刺,绝没有那么简单,否则,为何京都晨报都关了?怕人说什么?” “不是说,是有间谍混入了六角报社,才封掉的?” “这种事谁说得清,而且,六角报社可是齐公子创办的,岂不比这朝廷官报可信?”有人冷哼。 “可齐公子,已经不在了啊。” 一声叹息,整个茶楼内安静了下来,人们脸色一黯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