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13章 异动(十八)陛见-《大明元辅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另外,李护军还以皇上口谕为由,从王恭厂调走了大量火药,说是运往腾骧四卫。”王之桢继续说道,“王恭厂厂监王尧起初还心存疑虑,毕竟按规矩,火药调配需经兵部武库司。但李护军坚称那是皇上口谕,态度强硬,王尧不敢违抗。最终那些火药被分装在十余辆马车中,趁着雪后清晨行人稀少,避开靖国公府所在的昭回靖恭坊,绕道运往了腾骧四卫。”

    这一次,朱翊钧的脸色终于变得难看起来,两颊微微抽搐,似乎在用力咬紧牙关,双手则不自觉地握紧了座椅的扶手,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。可即便如此,皇帝依旧没有说话,只是静静地听着,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愤怒之后的冷厉。

    “还有,宁前兵备道钱梦皋,其身为沈阁老的心腹门生,在护送龙江第二军回京途中,行为也多有异常。他本应按例将自己所带兵丁留在蓟镇,却不知为何执意带到了通州,距京师不过四十里。

    而且,在通州时,他与蓟镇总兵张万邦发生了争执。张总戎认为钱梦皋此举不合惯例,外兵屯驻通州恐生事端,钱梦皋却不以为然,态度傲慢,以述职回任时更加顺路为由拒绝了张总戎的劝告。”王之桢详细地讲述着事情的经过。

    此时,朱翊钧的脸色已经阴沉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,看似冷漠的双眼中燃起怒火,但他依旧强忍着没有发作,只是用沁寒彻骨地声音问道:“王爱卿,依你之见,眼下该如何处置?”

    王之桢连忙跪倒在地,付首道:“陛下圣明,臣不敢妄言。只是如今局势复杂,各方势力盘根错节,还望陛下早做决断,以防不测。臣窃以为,不止钱梦皋,连李如樟等人似乎也有着不可告人的计划。龙江第二军如今暂驻京北大营,他们与禁卫军个别将领之间,似乎也有着某种不寻常之往来,陛下不可不察。”王之桢补充道,额头已经渗出细密的汗珠。

    朱翊钧沉默片刻,忽然瞥了他一眼,打量片刻,缓缓问道:“还有其他异动么?”

    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,竟让王之桢顷刻间冷汗浸湿了后背。锦衣卫大都督不敢迟疑,马上道:“还有一件事,元辅之庶弟高务正日前被派出城外,去到见心斋。据我卫眼线侦知,他抵达见心斋之后便将三千家丁集中起来,配发了除甲胄、旗帜之外的各类武备,令其分守见心斋各处要害……”

    “只是分守要害么?”王之桢还没说完,朱翊钧忽然插话问道。

    “据今日一早的消息,确实只是分守要害,不过……”王之桢又悄悄观察了一下皇帝脸色,才继续道:“门头沟煤矿那边又于昨日调来了五百人的护矿队,也加入到见心斋守备家丁之中了。”

    朱翊钧沉默良久,又问:“城内有何动静?”

    王之桢心中一紧,快速组织了一下语言,禀告道:“五城兵马司奉元辅之命,对西什库等各处仓储要地加强了防卫。”[注:西什库即“西十库”,我忘了前面写的时候有没有解释过,这里提一嘴。]

    朱翊钧皱了皱眉,问道:“日新不是病得不能视事么,怎的五城兵马司会是奉他之命加强西什库守卫?”

    王之桢也一脸疑惑,回答道:“微臣得知消息时也颇为诧异,但后来想想,所谓元辅不能视事,或许只是因为突然染疾,体虚之下不良于行,倒也未必是不能闻声,不可作语。”

    这个解释看来朱翊钧能够接受,但显然皇帝并不那么容易忽悠,他很快发觉其中的问题,眯起眼睛,仿佛自言自语,又仿佛是说给王之桢听:“日新还有精力调动五城兵马司守卫西什库,却没有精力关注腾骧四卫获得火药,以及通州突然多了几千兵马?”

    王之桢只觉得背后冷汗涔涔,却不敢妄言半句,只能道:“或许元辅因为毕竟病中,精力还是有限……”

    朱翊钧轻笑一声,淡淡问道:“那他对李如松进驻山海关可有做出应对啊?”

    这句话宛如晴天霹雳,把王之桢震得差点跪不稳,战战兢兢道:“臣,微臣……不知。”

    朱翊钧忽然放缓语气,甚至仿佛带了点安慰一般,朝吓得半死的王之桢道:“王爱卿,你且继续暗中监视各方动静,不可打草惊蛇。有任何情况,随时向朕禀报。密切留意李文进、沈一贯等人的一举一动,若发现他们……”

    朱翊钧说到此处忽然一顿,闭上眼睛想了想,终于轻轻摇了摇头,睁眼微微一叹,道:“总之,有事立刻禀报。”说话间,又从腰间解下一块玉佩,伸手递出,道:“此朕佩玉,你且拿着,可以不经查验随时面圣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